2016年6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青年医生黄杨主动请缨,加入了湖南省第18批援非医疗队,预备进驻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中塞友好医院。然而,出发前三天前黄杨医生在抢救病人时意外摔伤,左腿骨折,家中父亲身患高血压心脏病,母亲年事已高,女儿幼小,妻子还身怀六甲,但他为了不打乱卫计委的工作计划,不影响整个医疗队的工作,在家人的依依不舍中,黄杨医生戴着护具、拄着拐杖,登上了飞往塞拉利昂的飞机。
塞拉利昂这个非洲国家,条件落后,环境艰苦,连公共厕所、自来水、电力等基本保障都没有,而且还是疟疾、艾滋、埃博拉等流行病盛行之处。到达当地医院后,因为受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影响,医院处于瘫痪状态,满目疮痍,污水横流,医疗设备洗劫一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黄杨和队友们开始了援非工作。相比其他队友,黄杨的困难更是不言而喻。有一次,他从厕所去客厅的时候,脚尖不慎绊到地板的边缘,砰地一声,整个身体扎扎实实地摔在地上,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碎片扎在他身上,黄杨顿时成为血人……然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黄杨始终没有放弃,坚持克服困难,顽强地完成了艰巨的援非任务。在一年的援非时间里,黄杨一共接诊了7000多名患者,抢救了100多名重症病人,为祖国的援非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黄杨医生及他的队友们在塞拉利昂工作期间,不仅克服困难完成对非州人民的医疗救助,而且对当地华人及中资机构工作人员给予了倾情帮助,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了加强中非文化交流,黄杨医生多次到当地多家大学机构进行义务授课,受到好评。
他个人捐助款项成立奖学金基金,援助当地失学少年,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当地政府及媒体纷纷进行报道。黄杨医生在工作之余翻译并审校了医学著作《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in Adults》,即将出版。由于他在援非期间表现优秀,获得非洲塞拉利昂卫生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塞拉利昂师范大学颁发的奖学金捐助荣誉证书,湖南省卫计委授予2015至2016年度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在黄杨援非出征之时,黄杨的妻子已身怀六甲,当小女儿出生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地在万里之外祝福。2017年6月18号,是黄杨结束援非任务回国的日子,那一天刚好也是父亲节,当飞机降落在黄花机场的那一刻,这个坚强的汉子眼含着热泪,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见到了思念的妻子,而未曾谋面的孩子就是他援非归来最好的礼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黄杨,以他的实际行动坚守着心中的信仰,无论是在我们医院,还是在异国他乡;无论是在日常诊疗,还是在危急关头,他从来不曾忘记,作为一名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他鲜明而又坚定的信仰,更是他始终追求和坚守的信仰!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黄杨始终没有放弃,始终以一名中国医生的信仰展现了东方大国的担当!
黄杨医生的援非经历向我们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也塑造了我院白衣天使“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良好形象。我们这个社会,正是因为有像黄杨这样有信仰、敢担当的好医生,国家才能更好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彭 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