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岳阳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13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卫生计生委   2017-05-26 16:59   浏览量:1   | | | |

屈君红委员:

您提出的《加大政策投入,改善人民就医环境》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们始终把基层作为卫生工作的重心,夯实基础,固本培元,不断加大投入,提高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发展能力。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加强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建设。2009年以来,争取国债、省投和市、县两级配套资金2.7亿元,对全市159所建制乡镇卫生院、800个村卫生室进行了一轮全面改扩建,基层卫生机构破旧不堪的现状得到根本性改观。争取中央、省、市、县资金1180万元,建设我市59家乡镇卫生院公有周转住房,有效解决我市乡镇卫生院职工住房约450套,为稳定基层人才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本设备的配置。为全市159家建制乡镇卫生院和3310个村卫生室分别均配备了10万元和5000元的医疗设备标准套件。2011年,为全市3310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了1台电脑和1台打印机,并为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开通网络。2015—2016年为全市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和有基础的村卫生室配置健康一体机870台,促进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009年以来,免费组织开办了全市各县市区卫生局局长、乡镇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药剂人员、护士长、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等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班,共培训27497人次。5年内由国家给予每人每年2.5万元的经费补贴,为平江县贫困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8人;开展在岗人员继续学历教育,全市已有1300多人取得了全日制中专文凭;通过国家定向订单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74名;开展“万名医生支援农村”活动,共安排82家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122家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安排县级医院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208名;2009年起,每年安排16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下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市卫生局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年度全省科技特派员先进单位。中央财政每年投入66万元,组织全市4325名乡村医生每年一次为期一周的免费培训, 2013年以后增加为每年上、下半年两次。为解决行政村中尚未设置卫生室的“空白村”及乡村医生年龄老化问题,从2013年开始,全省实施乡村医师本土化培养工程,为我市累计培养乡村医师85名。加强乡村医生换证工作,2009年和2014年,对3953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两轮换发证,注销乡村医生证件12人,变更注册3人。

(三)筑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逐步建立政府对基层卫生人员经费的保障机制。根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定位、发展方向,提出在确保公共卫生、确保基本医疗、确保紧急救治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核岗定编、人员工资由财政进行保障的人事制度改革机制,全市共核定设置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岗位6344个。同时,自2010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人社及编办每年扩大对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的招编计划。有力地调动广大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稳定农村卫技人员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加强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和争取项目资金补助,用三年时间集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问题。县区政府将根据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的财政投入,完善长效的财政投入机制。从2015年起,各地将抓住“省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重点为中心卫生院配备临床所需的医疗设备和急诊急救设备”的机遇,积极争取设备建设项目资金,并由县级财政按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辅助诊断、健康管理水平和急诊急救能力。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急诊和住院服务。县级卫生计生部门将制定中心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计划,加强全科医学科室建设,综合考虑农民需求、老龄化进程、双向转诊需要和机构基础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中医、康复、护理等特色科室。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心电图和影像等远程诊断系统,提高诊断能力。加快制定分级诊疗规范,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出台双向转诊标准,开展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帮助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合理转诊。

(二)进一步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工作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提高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要从组织上和经费方面给予保障,确保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按规定参加进修、培训,大力开展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尤其要加强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资格准入制管理,采取定向培养、定向招生并签订服务合同等有效措施,引导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用人机制。

(三)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切实增加基层卫生投入,改善人才环境。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性投资,建设和改造业务用房,更新医疗设施设备。建立和完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落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基层卫生人员的后顾之忧。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各县区将结合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特点,进一步健全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比例不低于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聘用人员的考核与奖惩,并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分配应向工作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贡献突出等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安保工作的三级联动机制,由市公安局、市卫计委、各医疗机构、各派出所建立医疗机构安保工作联动机制。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建立双向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医疗纠纷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涉医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置工作;由各医疗机构、各辖区派出所建立双向联动机制,开展一般医疗纠纷引发扰乱医疗秩序行为和一般涉医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置工作;由各医疗机构与社区民警建立双向联动机制,主要负责日常性工作,及时通报各类涉医不稳定因素,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切实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处置医疗纠纷,保障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感谢您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5月8日

承办负责人:刘志敏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陈连峰  0730—820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