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岳卫字〔2019〕2号A类 同意公开
对岳阳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的
答 复
李立文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注我市农村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助力精准扶贫深入实施的建议》的第140号提案已收悉,市卫健委党组高度重视,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儿童康复工作在全省起步较早,市妇幼保健院于199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儿童康复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从1999年至今已接受近万患儿来院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总康复有效率100%,显著有效率60%左右,2006年后该院儿童康复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是我市“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是“全国残疾预防实验区残疾儿童诊断中心”,是“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康复科学专业博士生临床实践基地”,是“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示范中心”。目前该院已形成孕前保健→产前保健→产前筛查与诊断→儿童保健→高危儿童筛查→评估→康复的一整套服务模式,从儿童生命的起源即牢牢守候着预防残疾儿童发生的三道防线,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他们的指导与实践中的主要部分。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以保障广大儿童健康为己任,我们以妇幼健康三级网络为基础,依托市妇幼保健院技术和服务指导能力,强化落实预防残疾儿童发生的三道防线,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残疾儿童的发生,提高残疾儿童康复保障及服务能力,几年来我们在全市开展创建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县活动,主要是规范县乡级儿童保健机构的儿童保健和儿童残疾的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服务工作,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和康复专家对县乡专业人员进行儿童保健服务、高危儿筛查、预警征筛查等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目的就是提高基层对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服务能力,同时建立了一套乡级初筛、县级复筛、市级诊断、分级康复的服务体系,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
为了加强新生儿残疾筛查,从2019年1月1日起,我市将新生儿疾病筛查48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纳入市民生实事项目,2019年的目标任务是免费为45000例新生儿进行48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于2019年1月7日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48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实施方案,对县市区及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培训解读,要求按照方案进行宣传发动,并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县级实际情况联合县财政下发县级实施方案,此项目已经有条不紊的按文件要求在实施,截止2019年4月份我市已经免费为15600例新生儿实行了48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儿童康复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
一、如何规范管理儿童康复机构的问题
目前我市儿童康复机构管理较为混乱,无相关的准入机制,特别是对民营康复机构管理滞后,很多民营机构康复设施不全,人员无资质,技术不规范,安全无保障,但通过夸大宣传广告,依靠医托等方式接收患儿治疗,其治疗效果难以保障,同时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患儿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这些机构是无法进行抢救,严重危及生命安全。而且这些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患儿家长出钱而得不到相应效果,延误患儿治疗。建议: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康复机构准入机制,实行由卫健部门进行行业管理,确保所有有康复需求的患儿都能接受正规,综合全面、有效的康复治疗。
二、加大医保对儿童康复的支持力度问题
残疾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医患双方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而这种长期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因病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各级政府均已加大投入实施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但仍不能满足他们的康复需求。医保应在这个方面给予强大支持,卫生部联合人社部、残联、财政部、民政部分别于2010年、2016年2次下文将29项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29项康复治疗中只有10项能进行医保报销,还有65.5%的项目未能予以实施报销。很多家长反应医保报销的比例低,基本的康复治疗项目如言语训练、智力训练、物理治疗均不能报销。而目前这类患儿有增无减,经济压力严重影响这类患儿的康复依从性,导致残疾预防干预的疗效大打折扣。建议:政府应加大医保报销的项目及报销比例,从而使更多患儿能得到康复的机会,减轻残障程度,回归社会。
三、整合教育,残联,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资源,建立信息共享网络体系问题
目前卫生部门所掌握的残疾儿童相关信息来源有限,建议政府以县市区为单位把教育,残联,卫生等相关部门资源整合,删重补漏,建立残疾儿童网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农村残疾儿童康复质量任重道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加强残疾儿童的保障工作,助力我市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30日
承办负责人:刘志敏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熊芳 0730-823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