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凌晨开始,暴雨强袭我市平江、岳阳县等地,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灾救灾。昨日下午,市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已经启动《救灾防病工作预案》,并组建了由流调、消毒、检验、后勤等人员组成的4支救灾防病机动队,目前有2支队伍20余名防疫人员在重灾区平江县和岳阳县指导、协助当地开展救灾防病工作,组织对洪涝灾害期间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以及灾后环境整治等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另外2支在单位集中待命,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市疾控中心还将在技术和物资上对受灾地区给予帮助和支援,以确保灾区无重大疫情发生。中心组紧急下拨漂白精片1200件、84消毒液1500件、碘伏150件及部分喷雾器、杀虫剂、皮肤病治疗药品、抗生素等,支援灾区。同时,中心积极向省应急办请求支援,目前省卫生厅第一批救援物资(漂白精片400件、84消毒液800件、杀虫剂30件、喷雾器16台、部分药品等)即将送达岳阳,中心正有计划地下拨到各县、市、区。中心紧急印刷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册3万份。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疫情监测网络24小时畅通,确保救灾防病信息的及时送报。增强对非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敏感性。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将监控重点放在农村、基层和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一旦发现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疫情,将迅速反应,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按规定程序立即处理,严防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与此同时,市疾控中心发布《洪灾防病指南》,就汛期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为民众提供详细防治指导。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由于洪涝灾害中,人体抵抗力下降及外部环境恶化,容易导致各类疾病发生,若不注意疾病的预防,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在洪涝灾害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甚至还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虫媒传染病:疟疾、乙脑;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病:主要是血吸虫病;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其它疾病:手足口病、红眼病、皮肤病(如水泡脚)、中暑等。
疾控专家提示,汛期居民不要喝没有消毒处理的水,应喝开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化肥、农药污染以及霉变的食物;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尽量不在野外露宿。提倡使用蚊帐,用药物灭蚊、驱蚊。也可用民间常用的各种熏蚊法驱蚊;有条件的,可服预防药。对于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计划免疫控制的疾病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疫苗;对病人居住的帐篷、房间或地点设立标志,尽量与正常人隔离;人、畜粪便要远离水源;发现病人要及时报告和治疗。此外,食物中毒在汛期时有发生。因此居民不要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毒蘑菇等有毒的食物;不吃被农药、化肥等污染的食物;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报告和抢救。(记者李弈萱 通讯员 蔡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