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11-28
岳阳市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来源:未知   2011-02-23 00:00   浏览量:1   | | | |

岳阳市卫生局

关于下发《岳阳市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卫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岳阳市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下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岳阳市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附件:

岳阳市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卫生应急工作的关键之年。我市卫生应急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市卫生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围绕实现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准备充分、应对有效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强化培训演练,推动卫生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与调运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实现卫生应急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一)健全组织机构。按照《湖南省卫生厅、发展和改革委员转发<卫生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湘卫〔2010〕7号)要求,市卫生局已独立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今年3月底前各县(市)区卫生局必须进一步确定卫生应急办事机构和人员,市、县级疾控机构必须设立卫生应急工作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二级以上医院和卫生监督机构有专门或者相关科(股)室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明确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应急队伍。6月底前,市、县两级卫生局都要完成组建、完善本级卫生应急专家队伍,负责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整合组建相应规模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负责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若干疫情处置机动队,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成立一支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调整充实力量,把队伍配齐建强。要加强和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建立科学调用机制,不断增强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卫生应急工作管理水平。

(三)完善应急保障。要切实加强对卫生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落实卫生应急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专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将卫生应急建设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卫生应急体系基础建设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经费的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卫生应急队伍与后备人才建设。

二、   加强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能力

(一)抓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按照《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要求,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应急培训,在省组织的培训基础上,市拟于2月底组织召开全市卫生应急工作会议,4月份组织网络直报员和死因监测报告员业务培训,9月份组织县(市)区卫生局应急办主任和市直医疗单位应急工作负责人业务培训,以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搞好演练,提高处突能力。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要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要求,有选择地、科学地配备本级卫生应急队伍的装备,重点加强极端条件下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快速反应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专业化、规范化、实用化。要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演练纳入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单病种演练、专项演练、综合演练,以此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发现问题、整改提高。今年省、市将组织卫生行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共同参与的卫生应急综合演练,检查考核县(市)区卫生局和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的应急演练工作。

(三)强化预警,提高检测能力。要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职责明确、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县、乡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和报告程序,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要加强疫情研判,定期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要继续在疾控机构中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水平。

三、   严格科学管理,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完善预案制度,依法、科学、规范开展应急工作。要结合各地各单位的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认真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本地本单位各类卫生应急工作预案,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动态修订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健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程序、应急调查处理操作规范和技术方案,做到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卫生应急常态工作的管理。要强化常态应急准备,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和网络巡查制度,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调运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理,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和可利用资源数据库,健全客观、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完善卫生应急联防联控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培训、演练和督导检查,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要进一步做好各类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准备,落实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鉴定和处置能力;做好反恐怖卫生应急、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和重大活动的卫生应急保障,共同协调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突出优质高效,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质量。要突出重点,严格按照处置突发事件的程序要求和工作预案,快速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重点抓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不断探索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处置办法,落实重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制度,确保全市不发生传染病暴发的问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及时报告,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要依法规范、及时准确报告和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落实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制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应对,不断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质量和水平。